【中美解碼】特朗普怎才算贏了貿易戰 只看一關鍵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2/20 09:00

最後更新: 2019/02/20 18:46

分享:

分享:

  • 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寸步不讓
  • 沒有結構改革的協議,意味特朗普違承諾
  • 特朗普的抉擇,左右貿易戰走向

緊接上星期五,中美本周繼續就貿易問題磋商,這很可能是兩國90日談判原定限期--即3月1日屆滿前,最後一輪談判。從各種跡象顯示,美國特朗普比此前有更強意願,與中方達成協議,收割這場角力的成果。但有一點值得思考的是,一份怎樣的協議,特朗普才能實際上算是「贏」了?

法新社在本周中美談判展開前,分析今輪談判要解開的「死結」,其中主要有四方面:

1、知識產權及技術轉移
2、產業政策即「中國製造2025」
3、國家補助,尤其是對國企補貼
4、美中之間的貿易赤字

當中,中國表現最願意解決的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赤字。事實上,儘管美中貿赤去年達到史上最高記錄3233億美元,但自美中達成休戰、展開90日談判的共識後,中方已承諾擴大採購美國大豆、油氣、乃至其他貨品,部份已付之行動。

中方在知識產權問題上也「有得傾」,中方已表態不會以行政手段強迫美國企業交出商業機密換取市場准入。

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寸步不讓

但中國經濟結構問題--國企補貼,由於牽涉中共執政基礎,國企目前亦是中國經濟主動力之一,因此中國並不願輕易讓步。而發展高新科技產業、「中國製造2025」產業規劃,在中方眼中是主權問題,故亦視之為不可動搖的底綫。

套用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崔凡的話指,若美國想和中國討論世界貿易組織(WTO)協議豁免範圍外的國家補助,中方可能不會讓步。「我擔心這難以在本月獲得完全解決」。

一份怎樣的協議,特朗普才能實際上算是「贏」了?

在此基礎上,中美元首下一步倘要達成協議,便可能不包括中國經濟結構改革的具體內容;究竟特朗普會否願意接受一份只解決貿易赤字、但允許中國延後結構性改革的協議?

沒有結構改革的協議 特朗普違反承諾

有觀察人士認為,特朗普曾對美國民眾承諾,貿易協議「必須包括實質的結構性改變,以終結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但如最終協議只能收割減少美中貿赤的成果,中國企硬不改變經濟結構,特朗普其實是沒有「贏」的。

美國全國商會執行副總裁布列恩(Myron Brilliant)便直言,美國即使與中國達成協議,如果沒有辦法找到執法機制、落實執行,那便等同於談判失敗,是毫無意義的勝利。

正由於這個關鍵,特朗普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為與中國簽署一份怎樣的貿易協議作出抉擇,他究竟要堅持初心、還是權衡現實,將影響中美貿易衝突下一步走向。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